妇联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妇联工作
北服“她力量”(三)——专访我校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张红玲、胡艳敏

在北京服装学院第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校工会、妇联与时尚传播学院党委联合采访了六位女性党代表,她们有科技工作者、设计师、党务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还有离退休老党员、大学生党员。作为活跃在北服各个战线的她们,兢兢业业、追求卓越,用女性坚韧为北服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期采访对象为北京服装学院思政部主任张红玲、离退休老党员代表胡艳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女代表们的“她魅力”和“她力量”。



“我与北服”快问快答

1.在北服多少年了?

张红玲:在北服26年了。

胡艳敏:我来北服已经38年了。

2、您目睹的北服变化?

张红玲:从北京、廊坊两地办学到廊坊回迁后北京市内的四个校区,在北京寸土寸金之地,学校的地理空间得到扩大;学校由工科院校转型为艺术院校,建设思路更加清晰;一流课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学术成果质量和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学校服务和保障首都和国家重大活动成果丰硕、成绩斐然。

胡艳敏:38年来我亲眼目睹了北服的每一步发展。从北京化纤工学院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从工科院校转到艺工融合,从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到现在的“党旗红引领时尚红”,学校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重大项目,助力国家发展等工作中做出巨大贡献,取得丰硕的成果。38年前,我来北服时,呈现在眼前的校园还是在不断地建设中,当时我们的办公地点就在刚刚建好的两栋学生宿舍楼里,办公条件非常简陋。63载斗转星移,北服的巨变,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北服人的艰苦创业、持续奋斗,才成就了今天的美丽校园,完善的教学设备、一流的教学设施、精湛的服务、科学有效的管理。

3、您在这里获得了哪些成长?

张红玲:我从一个普通的思政课教师成长为双肩挑干部,既奋战在教学一线也承担部门管理工作,期间在宣传部工作两年多,虽然忙碌、辛苦,但看待问题站位高了、视野宽了、格局大了,是难得的历练也是宝贵财富,回到思政部之后,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思考教学改革、团队建设和部门发展。

胡艳敏: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回想自己走过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北服党组织的教育培养,是北服助力我成长成熟起来,给予了我事业发展的最好的工作平台,使我在政治上和业务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我由衷地感谢北服。

4、作为女性,克服了哪些困难?

张红玲:出于女性传统的角色定位,最大的困难就是协调好工作和家庭两者的关系,有的时候很难两全,好在有家人的支持,就我个人而言基本上不存在太大困难。

胡艳敏:作为女性要做到巾帼不让须眉,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要克服生理、心理、生育抚养教育子女、承担家庭责任等困难,舍小家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做贡献。

5、怎样定位自己,事业与兴趣可以一致吗?

张红玲: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事业与兴趣一致,爱情和婚姻一致,这样才能将人的潜能激发到极致、生命延续到极致。但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当事业与兴趣不一致时,培养兴趣、磨炼意志、增强责任感就尤为重要,经年以后就会发现任何有价值有意义的付出都是快乐的,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很认同。

胡艳敏:事业和兴趣可以一致吗?我的感受是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将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实践在自己的兴趣中,与兴趣协同调和,相得益彰,这样,我们的事业将会有更好的建树,并由此产生长远的工作幸福感。



“党代会”之感受与寄语

1、您作为党代表的感受

张红玲:不辜负大家的信任,认真履职尽责。

胡艳敏:作为北京服装学院第九次党代会的代表,我深感荣幸,同时感到责任的重大。感谢离退休处党委和全体党员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负党组织和党员的重托,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为选出新一届校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投上庄严的一票。

2、您对党代会的寄语

张红玲:衷心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也期待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全体北服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实现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目标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中国纺织服装、时尚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胡艳敏:在举国上下争创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即将迎来具有非凡意义的校第九次党代会。60多年来,北服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力北京发展,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等工作中做出巨大贡献,取得丰硕成果。我衷心地祝愿学校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借助二十大的强劲东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紧跟党中央,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砥砺前行,做出新贡献、再创辉煌!祝校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3、您期待下一步怎么继续做哪些具体努力,助力学校发展,实现自我成就?

张红玲:我的职业生涯接近尾声,但奋斗无止境。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带领部门全体教职工,夯实思政课教学主阵地,做深、做实“思政+艺术”特色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以绵薄之力助力学校发展、助力学生成长。

胡艳敏:作为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党员,我将继续奉行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不忘初心使命,进一步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一届校党委的领导下,继续发挥“五老”的作用,助力学校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尽己所能,发光发热,为党旗争辉。我相信北服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张红玲北京服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织管理经验。曾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桑麻奖教金,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校区“我爱我师”十佳教师等,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胡艳敏,女,195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现为离退休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校关工委委员。退休前,先后在机电系和艺术设计学院任党总支书记,退休后返聘为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员。曾获得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优秀特邀组织员;北京服装学院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我与北服”快问快答

1.在北服多少年了?

刘莉:21年。

亓涓郦:自2018年考入北服后,是第五年。

2.您目睹的北服变化?

刘莉:在我从教的二十年间,北服从一个工科院校逐步转变成一个艺术类院校。作为一线教师,深刻感受到北服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纺织服装高校”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布局也初见成效,所有这些表现,表明学校正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时尚高校阔步前进。

亓涓郦:很荣幸在北服见证、参与了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活动,亲身感受了我校师生在设计力、科技力等方面为国家重大活动所贡献的力量。也作为表演本专业的学生见证自己所学的专业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一名北服学子感到无比的自豪。

3.您在这里获得了哪些成长?

刘莉:我是从一名青年教师逐渐成长起来的,在职期间获得博士学位,又在香港理工大学、康纳尔大学访学。学校宽厚的政策给了我逐步拓宽视野、提升学术水平的机会。我和团队植根在北服“艺工融合”底蕴上,身负“艺”“工”两翼,坚持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在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中有所奉献。

亓涓郦: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我在北服接受了专业领域内最权威的老师们的教导,获得了最具时尚前沿的实践机会;有幸作为北服的一份子参与到国家级志愿服务中,感受国家集体荣誉感,能够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向伟大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4.同时也作为女性,克服了哪些困难?

刘莉:女性承担了多个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当了母亲之后,时间是最难分配的。工作和家庭之间需要智慧和能力去平衡,这些困难依然存在,如果家庭的价值观统一,困难就比较简单了。

亓涓郦:作为女性,难免会因为外界声音而被制造“外貌焦虑”,北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美”元素包容度极高的氛围,这对于我学会接纳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5.怎样定位自己,事业与兴趣可以一致吗?

刘莉:我是北服发展大平台的受益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受益者。事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经历懵懂、忍耐、勤奋、沉淀等等过程。事业不仅仅是单线条的工作,会在时间长河中检验出个人的底蕴、能力、品格,最终会与“理想”相遇,这时的事业将豁然开朗。也许没有始于兴趣,但会因坚持和个人兴趣致远。

亓涓郦: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好辨认的路灯。选择服装表演专业就是我的兴趣,目前阶段我也很喜欢、很享受专业实践给我带来的体验,我想,在未来我的事业和兴趣应该是一致的。



“党代会”之感受与寄语

1.您作为党代表的感受

刘莉:第一次参加校党代会,很荣幸,心情非常激动。我是从专任教师逐步成长起来的,深刻体会到北服自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系列新成果。办学实力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学校立足新时代首都发展、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贡献北服力量,目标非常清晰。这些发展非常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党代表,一方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实现总体目标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在校科协、科技处岗位上,为全校师生搭好科研平台、打造科普阵地,创造更多机会,协同助力发展。

亓涓郦:第一次参与党代会,还是比较紧张的,作为学生党员代表,定会尽职尽责,做好组织与学生的桥梁。

2.您对党代会的寄语

刘莉:学校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召开北京服装学院第九次党代会,可谓意义非凡,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作为双肩挑人员,我将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和战略规划,立足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发挥螺丝钉精神,不忘初心,驰而不息。也预祝学校第九次党代会顺利圆满召开!

亓涓郦: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要高举党的旗帜,永远跟着党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用实际行动迎接校党代会的第九次召开。预祝学校第九次党代会顺利圆满召开!

3.您期待下一步怎么继续做哪些具体努力,助力学校发展,实现自我成就?

刘莉:因工作所需,我既是一名科研一线教师,又是一名科研管理者。我想个人科研活动一定融入学校所需,助力学校的大发展。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瞄准国际前沿、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切实更新创新理念,以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形成标志性科研成果、建成省部级以上重点研发平台、发起国际论坛等为下一阶段目标;聚焦产业需求,加强学校科研战略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创新组织模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育创新团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亓涓郦:作为学生,我们与学校同发展、共进步,我们要以学校此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学习工作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素质,锻炼实践能力,以学习工作的新成绩向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献礼。



刘莉 北京服装学院长聘教授,天津工业大学顾问教授。北京服装学院校科协秘书长兼科技处副处长,服装科技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服装服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纺织品标准化委员会智能纺织品工作组(SAC/TA209/WG1)副组长、体育总局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科学家”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舒适性与功能、高性能服装研发。重点研发计划《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为中国短道速滑队、中国速度滑冰队、中国花样滑冰队等9支国家运动队研发训练比赛服。

近三年获得2017-2020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021)、“纺织之光”年度教师(2021)、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2021)、首都劳动奖章(2022)、中国首届冰雪之夜“耕耘奖”(2022)、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2022)、 北京榜样月榜(2022)等奖励。

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专题报道一百三十余次,《焦点访谈》、《开讲啦》等栏目曾先后专题报道,在冬奥期间单篇微博科普阅读量超1.1亿,做出了积极的科普贡献。



亓涓郦 时尚传播学院22级研究生

本科期间先后获2019-2020年度北京市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荣誉。2021年10月,以97.49的分数位列年级综合成绩第一名,获得本科生推免研究生资格,并顺利成为22级研究生。

2019年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训练期间认真刻苦,被评为“先进个人”。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期间,两次服务“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以“零失误”成绩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颁奖仪式志愿服务工作,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